每年九月,香港都会成为全球钟表界的心跳。2025年9月2日至6日,香港钟表展 将再次把香港会议展览中心(HKCEC)打造成收藏家、品牌、记者、意见领袖和钟表爱好者的乐园。
但重点是:即使你没有飞到湾仔,你仍然能感受到这股脉动。这不仅仅是一场展会——它是一个在整个行业激起涟漪的时刻,引发远超展馆走道的对话。
为什么重要
想象一个地方,传统品牌发布他们的最新作品,独立品牌开拓自己的空间,而最敏锐的头脑正在辩论今天钟表业中的“价值”意味着什么。这就是香港钟表展。它关乎发现原型、亲耳听到市场走向,以及提醒人们手表不仅是计时工具——它们是文化宣言。
今年的日程安排十分丰富。来自中国钟表协会的张宏光会长、法国钟表协会的 Pierre Burgun,以及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主席 Yves Bugmann 博士等行业巨擘,将在香港国际钟表论坛上分享他们对全球贸易、创新和未来挑战的看法。而另一股创意火花来自 Independent Watcher 的 Benjamin Hui、瑞士独立制表师展馆的 Amarildo Pilo,以及内容创作者如 Ronald Chew (@Horologym) 和香港的 Ko Sir,他们将把社区的活力带上舞台。
一周的节奏
如果你亲自走进展馆,上午是冲向必看的展位的最佳时机,赶在观众涌入之前。中午,你会想去参加 The Dial(展馆 3FG)的精简会议——简短而有力的演讲,带来业内见解。下午是结构化论坛和偶然邂逅的混合:在某条侧道的意外相遇,可能带来新的合作或发现。夕阳西下时,交流往往延续到香港热闹的街道、咖啡馆和屋顶酒吧。
对于远程关注的人来说,节奏虽不同,却同样令人兴奋。Instagram 故事点亮了腕表美图,YouTube 视频记录了论坛精华,分析师们在 LinkedIn 上发布快速观点。就像无需登机,也能参与展会。
值得关注的时刻
国际钟表论坛 将在第一天定下基调,协会领导人勾勒行业全景。第二天迎来亚洲钟表会议,探讨趋势与消费者洞察。而在第四天,焦点将转向全球KOL聚会,来自加拿大、新加坡和香港的声音——包括我们 WatchDNA 的创始人 Thomas J. Sandrin——将探讨故事讲述和数字社区如何塑造钟表文化的未来。
这些活动都不只是你日历上的一笔——它们是会在媒体和收藏群体中持续发酵的话题。
如何加入对话
如果你在现场,参展商名单就是你探索展馆的地图,但对于远程观众来说,它同样是一座宝库。浏览品牌,记下名字,然后关注他们的社交媒体。你往往能第一时间在网上看到他们的重要发布。
对于内容爱好者来说,诀窍很简单:关注合适的人。Thomas J. Sandrin / WatchDNA、Ronald Chew、Ko Sir 和 Erwin Chu 都会带来他们独特的视角。收藏他们的帖子,发表你的见解,不久你就会觉得自己也是对话的一部分。
超越展馆的盛会
让 香港钟表展 独特的原因在于,它并不限于 HKCEC。它延伸到 WhatsApp 聊天、Zoom 通话、微信群组、Instagram 私信,以及全球钟表杂志的页面。无论你是在展位上握手,还是在沙发上点个赞,你都在参与一件更大的事情:共同塑造钟表文化。
所以请在日历上标注 9 月 2–6 日,关注重要的声音,投入到动态更新中。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场展会——它是思想、设计和社区的交汇点。
我们在 The Dial 见,无论在线还是现场。
时间连接我们所有人。